|
新聞詳情
剛棒料中頻感應加熱蘭脆下料5
鋼棒料中頻感應加熱蘭脆下料,工廠在生產(chǎn)的準備工序中,需要將長的鋼棒料剪切成一定長度的毛坯供沖壓與鍛造加工。冷擠壓與溫熱擠壓工藝對毛坯下料的要求較高,使用鋸床、車床下料,不但鋼材利用率低,而且在大量生產(chǎn)的情況下,鋸片消耗量大,生產(chǎn)率也不能滿足需要,所以都在探索以改善毛坯斷面剪切質(zhì)量,保證下料尺寸精確,提高勞動生產(chǎn)率的無屑下料工藝與專用設備,故多采用剪切下料,既省料生產(chǎn)效率又較高。 對于某些材料來說,在剪切機上進行冷剪下料,毛坯的切面能滿足工藝要求,但是對于一些材料,例如低碳鋼在冷剪后毛坯斷面的橢圓度大,斷口不平整,有時還有撕裂現(xiàn)象,滿足不了工藝的要求。由于鋼材在一定的溫度下具有“蘭脆”的性質(zhì),在這個溫度條件下進行剪切,可以獲得較好的斷面質(zhì)量,這種下料的方式就稱蘭脆下料。 某廠對于直徑65mm、長4m的10號鋼棒料,要求剪切為35mm長的毛坯,由于鋼號低,剪切長度比直徑小,在剪切機上冷剪后的毛坯切面有毛刺,橢圓度也大。若在車床上下料,生產(chǎn)率低,每小時僅能切60件。后來采用工頻感應加熱在FL-500剪切機上進行蘭脆下料,每分鐘的生產(chǎn)率為20件。 當直徑為63mm的棒料經(jīng)中頻感應加熱蘭脆下料后,毛坯的斷面上沒有毛刺,符合工藝要求,而且材料也得到充分利用。圖片中線圈,用14mmx14mmx2mm的方形純銅管繞制的,整個線圈分為三組,按三層排列,每組為90匝,共計270匝,串聯(lián)成一個單相負載,線圈的長度為1.5m,進行感應加熱時,純銅管通水冷卻;導磁體,分上下兩組,用硅鋼片疊成,通過拉桿3把線圈抱住:開口不銹鋼簡,其厚度為4mm;高壓石棉板,用它把導磁體與線圈分開,以防破壞線圈的絕緣層。 根據(jù)工藝要求,10號鋼的蘭脆溫度為420 ~450℃,棒料經(jīng)中頻感應加熱,在一根棒料全部離開感應器后才進行剪切,故棒料在感應器里的加熱溫度為480-520℃。當棒料的送進速度為500mm/min時,電壓380V,電流350A,功率因數(shù)COSφ=0.6,功率為80KW,單位產(chǎn)品耗電量為110KW.h/t。 棒料的送進采用機械傳送的方式,有3KW的直流電機帶動,用可控硅控制進行無極調(diào)速,以保證棒料的加熱溫度。 另一家工廠對20鋼,直徑100mm的棒料也采用中頻感應加熱,在SK-70型剪切機上進行蘭脆下料,毛坯的長度為150mm,每分鐘剪切7.5次,其加熱溫度為340-380℃,剪切后毛坯切面呈藍色,切面光滑、平整、無撕裂現(xiàn)象。中頻感應加熱安裝在剪切機的輸送料架上,功率為250KW。 |